• 分類:
    攝影名家 簽約攝影師 十佳攝影師 持證會員

    更多

    地區: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慶 河北 山西 內蒙古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河南 湖北 湖南 廣東 廣西 海南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中國臺灣 中國香港 中國澳門 海外

    更多

    陳海汶

    陳海汶

    攝影名家 > 中國/ 上海/ 8320/ 2022-08-12
    這些年,陳海汶作為一名攝影家和上海攝影家協會副主席,雖然背著相機走過無數充滿故事的地方,也拍過無數見證歷史的照片,但他依然認為上海才是中國最開放的城市,也是離世界最近的地方。為了回報這個時代,為了...

    陳海汶

    ◆ 陳海汶(著名攝影家),1958 年出生于上海

    ◆ 中國攝協理事 · 商業攝影專業委員會委員

    ◆ 上海攝影家協會副主席

    ◆ 上海老照相機制造博物館創辦人

    ◆ 曾負責主持《上海攝影》雜志工作十年

    ◆ 中國攝影金像獎第八、第九屆獲得者

    ◆ 上海市政協第十屆、第十一屆委員會委員

           曾先后主編、主拍、出品、出版發行的專題攝影畫冊有 :《我們 · 生活在這片土地上 中華 56 民族》《5.12 中國汶川大地震》《中國人家》《永恒的世界》《與梧桐交織的風景——百年思南路上的思南公館》《外灘》《看見英格蘭》《上海賽事》《中國最具影響力的攝影家》15 冊、《世界遺產在中國》《幸福生存——陳海汶旅途中的影像記憶》《上海老工業》《上海印象》《中國上?!贰兑股虾!贰稊底稚虾!贰逗脚纳虾!贰斗比A靜處的老房子——上海靜安歷史建筑》《繁華靜處的老房子 2 -上海靜安歷史文化風貌區》《經典黃浦》《傳承——上海市第四批優秀歷史建筑》《上海老房子》《上海石庫門》《鮮活的上海弄堂——田子坊》《被紀念的那些日子——上海迪士尼工程建設影像日記》《梧桐深處 建筑可閱讀》等。


           翻開上?,F代攝影史,肯定少不了陳海汶,翻開陳海汶的攝影史,上海沒幾個人比他更輝煌。攝影四十年,他用相機打拼生活、創建上海老照相機制造博物館、承辦《上海攝影》雜志十年、收購海鷗照相機生產線、出版過無數攝影集、舉辦過多次攝影展,無論商業和藝術,他的每一步都走得很扎實,甚至每做一件事,都會給人帶來一個意想不到的結果,即使當年蒙冤“在逃”的九個月當中,也不忘攜帶相機北上攝影。這些年,他不僅用多元化的影像留住了上海的發展變遷,也留住了中國的歷史進程,最終兩次獲得中國攝影金像獎。這次,他又用一組連續拍攝多年的系列作品“外灘”,獲得大家矚目的第十屆中國人像攝影十杰……


    榮獲第十屆中國人像攝影十杰,中國商業聯合會會長、黨委書記姜明為陳海汶頒獎。

           1949年,陳海汶的父親為了逃避被抓壯丁,帶著家人從紹興逃往上海謀生。幾年后隨著“中國的社會主義改造”高潮,便被收編到一家國有企業工作,經過刻苦努力,其父成為一名車工,他的技術革新還曾上過報紙,而且經常被評為先進工作者,1966年響應毛澤東“備戰、備荒、為人民”的號召,扔下家人前往安徽涇縣683基地支援“三線建設”十年有余。在海汶的記憶中,他小時候一直隨父母住在石庫門一個狹小的“亭子間”,就連父親獲得的一大摞獎狀,都放在柜子里沒地方貼,可想那時他家有多窮,出身有多正!


    1989年 從上海華東建筑設計院辭職,離開體制,流入街頭。


    2004 年,《繁華靜處的老房子》出版。


           1958年,海汶剛一出生,便趕上中國最為饑餓的“三年自然災害”,因此他總覺得自己個子沒長高,是和那個饑餓的年代有關。也許是餓怕了,1976年中學畢業后,他去找到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開平碼頭國營食堂當學徒,洗菜、切菜,洗豬頭、拔豬毛,一干就是三年,隨后升任食堂管理員,買菜、進貨,又干了將近六年。與此同時迷上攝影,并利用業余時間進入上海育人攝影學校學習,1983年全家人集資為他買了一臺他家隔壁工廠生產的海鷗120-4B型雙鏡頭反光照相機,開始攝影。



    《幸福生存》拍攝項目作品:1988年上海,考虎灶里的”汰浴間“。不太多的老虎灶里設有單間包房”汰浴間“,它的價格比社區里的浴室(渾燙)要便宜很多。


    《幸福生存》拍攝項目作品(2008年4月攝于上海新場)


    《幸福生存》拍攝項目作品(2004年攝)

           1992年,已為人父和對經商毫無經驗的海汶為了養家糊口,不得不帶著恐懼下海創業。

           隨著業務范圍的擴展,海汶的攝影方向更加明確,他一邊堅持拍攝純粹的紀實影像,一邊發展有償攝影服務。尤其到了九十年代后期,他已經擁有一支十幾名專業攝影師的優秀團隊,除此之外,來自全國不同門類的很多攝影高手,也都成為海汶的幫手,使得公司業務蒸蒸日上,真正做到了多元化的影像表達方式。近年來在他的主導下,先后拍攝出版了大量畫冊,多種畫冊獲得全國各種大獎。


    undefined

    《中國 56 個民族》拍攝項目部分作品

    《中國 56 個民族》拍攝項目部分作品

    《中國 56 個民族》拍攝項目部分作品

    《中國 56 個民族》拍攝項目部分作品


           2008年起,他歷時12年,輾轉28個省、市、自治區,554個縣、市,行程26萬公里,多次翻越海拔5000米的雪山,尋訪各族代表和文化傳人,拍攝的過程中,他和拍攝家人一樣,真誠地面對每一位被攝對象,拍攝他們的虔誠信仰、拍攝他們的歲月滄桑、拍攝他們的跌宕傳奇、拍攝他們即將消失的古老文明,完整地記錄了中國56個民族中的1531位民族代表和文化傳人的生存狀態,并在山東曲阜找到孔子后人的老中青三代,在孔府結束了那場持續12年的拍攝計劃,至此“56個民族”封鏡,拍攝經費高達1200萬元。當他在十幾萬張照片中選出500幅作品,2021年7月,上海徐匯區政府資助330萬元,邀請海汶在上海西岸藝術中心舉辦了“中華56個民族攝影展覽”,4000平方米的展館和現場效果,不僅震撼了觀眾,通過多家媒體的報道也傳遍了整個中國攝影界,連日觀眾絡繹不絕。與此同時出版的《我們生活在這片土地上·中華56民族》600頁的大型畫冊,以圖文的形式,更加完整地呈現了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明,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各民族的精神風貌。對于這部投資最大、耗時最長的系列作品,海汶還曾出版過《和諧中華/中國56個民族全家?!反笮彤媰?,竟然被黨和國家領導人當作國禮帶到美國贈與白宮。海汶的56個民族系列影像,先后在美國、法國、英國、日本、巴西等25個國家和地區同時舉辦展覽。這部作品不僅成為他在攝影路上的里程碑,也成為中國攝影金像獎的經典之作。


           經過幾年拍攝,2012年海汶的《與梧桐交織的風景/百年思南路》畫冊順利交稿,沒想到這部擁有300頁的大型畫冊使得時任上海市市長韓正親自作序,而且在序言中用很長一段文字贊美畫冊中的影像,在我看來,這也是韓正市長對海汶攝影作品的認可!




    《與梧桐交織的風景 / 百年思南路上的思南公館》部分作品


           這些年,也許正是因為海汶對影像的創意和精益求精,以及團隊的不懈努力,才使得一單又一單數百萬元的拍攝項目總是落在他的頭上,更為重要的是他每次創作的影像作品,不僅給政府帶來良好的宣傳效應,也給甲方帶來可觀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undefined







    《上海外灘》系列作品




    《上海外灘》系列作品


           2010年,海汶頭腦一熱,竟然收購了和他同齡的上海照相機總廠海鷗120-4A型雙鏡頭反光照相機的最后一條生產線,經過他對生產條件的整合,給倒閉已久的“海鷗”帶來起死回生的機會,使得中國民族工業的著名品牌和最為經典的海鷗照相機很快便恢復生產,而且按照海汶的意愿,只生產經過他親手改良的收藏級鍍金4A照相機。這款相機不僅受到中外收藏家的青睞,也成為海汶生命中又一部特殊的作品,更重要的是實現了海汶當年夢想“自己造相機……”的諾言。


    2008年,陳海汶為部分中國著名攝影家出版了“中國最具影響力攝影家”系列畫冊,3月21日在上海舉行首發式期間,中國攝影家協會副主席、著名攝影家王文瀾先生建議,讓好友陳海汶坐在最中間,并要求大家做出以上動作和歡快的表情,留下了難忘的一瞬。


            這些年,陳海汶作為一名攝影家和上海攝影家協會副主席,雖然背著相機走過無數充滿故事的地方,也拍過無數見證歷史的照片,但他依然認為上海才是中國最開放的城市,也是離世界最近的地方。為了回報這個時代,為了感恩生他養他的這片土地,他說自己將會永遠留在上海,為上海攝影,為上海平民百姓攝影!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小伙畏饱饥渴难耐的熟妇